本网讯(融媒体记者 张聚萌)近年来,我县立足资源优势,强化资源整合利用,不断做强做优中药材产业,持续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眼下正值淫羊藿采收季节,大坝苗族乡5000亩淫羊藿喜获丰收。走进大坝苗族乡淫羊藿种植基地,遮阳网下成片的淫羊藿长势良好,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抓紧采收,呈现出繁忙丰收的景象。
据了解,淫羊藿是临床常用中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一年种植,多年采收,目前正在对淫羊藿进行第一次采收,采收期将持续到年底。采收后的淫羊藿鲜叶进行晒干打包后,将发往达州、乐山、陕西等地。
淫羊藿不仅带来经济效益,还带动了村民就近就业,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既威中药材有限公司淫羊藿基地管理人员谢勋星介绍说,公司在大坝流转土地5000余亩发展淫羊藿种植,每亩预计采收鲜叶400公斤左右,年产值约1亿元左右。常年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带动农户每年增收10000元左右。
在大坝苗族乡高标准农田现场,随着水稻收割完成,村民们在刚收割完水稻的农田里忙着种植中药材川芎,整田、栽种、覆盖,现场忙碌而有序。
据了解,大坝苗族乡因地制宜,引进川芎中药材种植,推行一季水稻一季药材的“稻药轮作”模式。该模式在有效保障粮食稳产的基础上,发展了特色产业,提高了农田种植效益,增加了村民收入。
“我们在大坝栽种川芎有500余亩”,据兴文县旅韵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永军介绍,稻谷收了以后,紧接着整治稻田进行栽种,每天用工量六七十人,川芎在明年5月份收割,亩产可以达到300公斤左右,产值能达到300万元左右。
近年来,兴文县将中(苗)药材产业纳入“1+3+4”农业产业体系,按照“一核引领、多点示范、全域推进”建设思路和“一核十基地”总体布局推进产业发展。以淫羊藿为主导品种,引进和培育新型经营企业75家,全县中(苗)药材种植面积6.5万亩,年综合产值8.6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