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融媒体记者 余刚 谢诗雨)当前,兴文县以“竹代塑、竹食品、竹纤维”等为重点,培育引进一批特色林竹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加快推进竹产业全链发展。近日,由四川绿竹植物纤维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内首条“超微竹粉”生产线就在兴文县建成投产,持续助推兴文县加快建设西部竹产业交易中心和创新竹日用品之都。
在兴文经开区竹产业园,四川绿竹植物纤维有限公司建设的国内首条“超微竹粉”生产线正式投产。走进车间,工人们各司其职进行着“超微竹粉”生产,完成客户订单。该公司总经理杨克璋告诉记者,这套生产“超微竹粉”的设备叫做超音速空气流粉碎机,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目前它的规格量产能力是国内首创。
![](/content/2023-1/9/xinhua_sc_yibin202319163154782E-02.jpg)
“我们把毛竹收购过来,用自主开发的超音速空气流粉碎机打成超微竹粉,目数达到1000目到40000目之间,生产国家提倡的禁塑产品,商超购物袋、垃圾袋、一次性餐具。”四川绿竹植物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克璋介绍说。
据悉,四川绿竹植物纤维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8月,通过招商引资落户兴文经开区竹产业园,主要利用竹子等生物基原材料,采用核心的超音速粉碎分级技术,研发、生产、销售“超微竹粉”及衍生产品,并为客户提供产品应用技术支持。相较于传统粗竹粉,“超微竹粉”优势明显。
四川绿竹植物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克璋说:“我们的技术优势一是超音速空气流粉碎机,产量每小时可以达到400公斤,已经批量生产,可以满足目前国家提倡的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全降解材料的供应量;二是我们的超微竹粉已经用在禁塑产品上,原材料比例达到35%;三是超微竹粉可以降密度,一般塑料是1.2的密度,但是我们可以做到0.6起的密度。”
除此之外,“超微竹粉”还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航空、化妆品、制鞋、橡胶、塑料制品等众多行业。正是由于用途广泛,公司订单络绎不绝。2023年,该公司还将陆续建成10条生产线,届时可达年产2万吨的产能,带动当地超过200人就业,为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源动力。
“我们规划设计40条生产线,年产量15万吨超微竹粉,消耗毛竹40万吨,前端收购毛竹和破碎毛竹,可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后期我们会做全降解薄膜产品,年产量大概在2万吨,年产值在8个亿左右。”杨克璋说。
据悉,兴文县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大力推进“以竹代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省级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首批省级生态县。下一步,兴文县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竹代塑、竹食品、竹纤维等为重点,加快推进竹产业全链发展,2023年力争实现林竹产业综合产值 60 亿元,高质量办好第三届中国(兴文)创新竹日用品峰会,加快建设西部竹产业交易中心和创新竹日用品之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